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自爆發以來,不少長者儘管身體感到不適或因長期慢性疾病而需要覆診,惟因擔心感染而不敢外出,使生理及心理同時承受嚴重壓力。香港浸會大學(浸大)與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三○三區於2007年成立的「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今年邁向第15年,最近支持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推出長者網上義診及送藥到戶服務,透過六間非牟利團體,派發合共一千個名額予65歲或以上的長者,資助他們由2021年8月1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期間到轄下的長者中心免費接受該項服務。至今已有700多名長者登記服務,反應相當熱烈。
支援長者醫療需要 疫症中送暖
「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董事局主席林海涵太平紳士表示:「自2007年,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三○三區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攜手成立『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以來,一直以『老有所醫』為服務宗旨,希望本港有醫療需要的長者能夠得到適切的治療。」
「有見不少長者在這次疫情中,因擔心受到感染而往往不敢外出就醫,特別是獨居或住在偏遠地區的長者更感到徬徨無助。為此,我們與浸大中醫藥學院共同推出網上義診及送藥到戶服務,計劃為期一年,派發合共一千個名額予65歲或以上有醫療需要的長者。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計劃令到患病的長者除了得到身體上的治療外,也感受到我們送上的關心和溫暖。」
長者網上義診及送藥到戶服務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暨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講座教授 卞兆祥指:「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體質虛弱,容易染病。如耽誤治療,可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在新冠肺炎疫症爆發期間尤其危險。網上診症服務可為非急症的年長病人提供更為便捷的診症安排,特別是疫情期間,讓長者們毋須親臨診所,省卻交通時間之餘,亦減低因出門就醫而帶來的感染風險。」
「新服務的使用過程簡便。有需要的長者可透過六間非牟利團體預約中醫師,然後在預約時間在長者中心透過視像軟件接受遙距診症。中醫師將處方中藥顆粒沖劑,令長者無需再自行煎藥,並透過送藥到戶服務派送至求診長者所屬的長者中心再另行派發。」
長者中心協助推行網上義診 服務覆蓋獨居及偏遠地區長者
「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董事暨十五週年籌委會主席謝炎培獅兄表示:「自今年8月1日起基金透過六間非牟利團體,包括保良局、仁愛堂、九龍樂善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賽馬會青健坊(沙頭角)及元朗大會堂梁學樵夫人老人中心派發網上義診名額。我們感謝各間長者中心的鼎力協助,使服務可以覆蓋獨居及偏遠地區的長者(如沙頭角禁區),並支援長者使用視像軟件而令他們及早獲得診治。另外,我們亦感謝屯門獅子會第二副會長王亞明獅兄個人捐贈港幣20萬元,用以支持是次免費網上義診計劃。」
董事謝炎培獅兄在此呼籲公眾繼續踴躍支持基金的工作,令能受惠於此慈善行動的長者人數得以不斷增加。歡迎善長利用基金會的網上捐款平台支持有關工作(網址:https://cmcfoundation.hkbu.edu.hk/donation)。如有查詢,請致電3411 2077與基金幹事黄小姐聯絡。傳媒查詢請與楊傑遜小姐 (852-9374 0579)聯絡。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周可奕醫師分享
周可奕醫師為是次長者網上義診的主要負責醫師之一。周醫師指出,報名網上義診的長者主要因為(1)身體各種痛症、(2)調理身體、(3)失眠及(4)呼吸道感染等緣故而希望獲得醫療上的支援。長者在透過六間非牟利團體成功預約網上義診後,需預先提交病歷、服食中的藥物資料(包括中西藥),及一張舌頭的相片以作初步健康和體質評估,以提高網上會診的成效。
在與多名長者進行網上義診後,周醫師深深體會「老有所醫」的重要。周醫師表示: 「這些長者在疫症期間不敢外出求醫,但又遇上身體不適,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會診後,他們當中不少人也放心和輕鬆了很多。是次長者網上義診及送藥到戶服務不僅照顧了他們的醫療需要,也讓我們照顧到他們的身心健康,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長者病人分享
|
張婆婆(85歲),家住沙頭角 張婆婆希望能以中醫方法調理身體,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可是由於居住地區偏遠,如需就診中醫,需花上最少半小時外出到市區問診。由於輪椅長者需用更多時間來往居住地方和就診地點,張婆婆因而寧願留待家中,疫情爆發亦阻礙她外出的意欲。當得知附近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賽馬會青健坊(沙頭角)長者中心有網上中醫義診後,張婆婆即時到中心向職員報名參與,希望藉此調理身體。 張婆婆十分感謝網上中醫義診,讓她能夠足不出戶,在不用擔心疫情的情況下見到醫師。醫師們有愛心及耐心,關懷及了解張婆婆日常生活如飲食習慣、睡眠、大小便情況等,以及觀察張婆婆舌頭狀況後,給予中藥調理。張婆婆對能夠參與是次服務非常開心,並感謝各位對她的關懷與呵護。 |
|
譚伯伯 (80歲),雙腳痛風 譚伯伯認為長者的免疫力較差,因此長者出門的機會減少,所以網上診症的服務能夠令有病痛的長者得到相應的治療或幫助。另外,譚伯伯亦是第一次利用視像科技參加網上診症,他感到很新奇,因為在他的認知中,以為中醫只可面診。 |
|
張婆婆 (74歲),生蛇 張婆婆擔心自己的免疫力較差,因此在疫症期間不敢外出。她認為中醫師為她處方中藥顆粒沖劑,且送藥到戶服務足夠4天份量,對年長參加者來說十分足夠,而且用法亦十分簡單。 |
「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董事代表接受由王亞明獅兄(中間)的20萬元捐款用以支持是次長者免費網上義診計劃。
|
關於「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慈善基金」
「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是一個政府認可的非牟利慈善團體,在過去十多年,慷慨資助長者及綜援人士以較低廉的費用享用優質的中醫醫療保健服務。有關慈善基金及其服務更多詳情,可參閱網址:http://cmcfoundation.hkbu.edu.hk/
關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是香港首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開辦中醫藥本科課程的高等院校。中醫藥學院於1999年成立,積極開辦優質的教學課程、從事尖端的學術和臨床研究,並提供全面的中醫醫療保健服務,竭力提升中醫業的專業及道德標準。通過結合教學、研究、醫療服務和科技,促進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及標準化。學院開設中醫藥診所共17間,當中10間為直屬,另外7間則與醫院管理局及其他非牟利機構合作,遍及香港、九龍及新界,致力服務社區,令更多市民受惠。有關學院的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scm.hkbu.edu.hk/